今日本是全國男子籃球NBL聯賽預定啟幕之時,然而,事與愿違,昨日官方已宣布比賽將無法按照原計劃進行。
賽事運營方與NBL各俱樂部在聯賽利益分配、定位以及運營預算等方面存在分歧,導致無法達成共識。
這個聯盟的前身是中國職業籃球聯盟聯賽,簡稱CNBA,它早在1996年便已成立。其歷史并不遜色于CBA,可以說,它的“年紀”同樣悠久。
2004年,中國籃球協會將甲B和乙級聯賽合并,全國男子籃球聯賽正式開啟;歷經五年,直至2009年,該聯賽的標志才最終確定,它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由三個字母加上一位正在運球突破的球員剪影構成的圖案。
NBL曾一度備受矚目。在此之前,它承擔著為CBA增員選拔重任,CBA的新生力量正是由NBL的球隊經過篩選產生。云南、新世紀、廣廈、天津、青島、四川、同曦以及現在的北控,這些球隊都憑借在NBL聯賽中的出色表現,達到了進入CBA的門檻。
為了躋身CBA,眾多NBL隊伍加大了投資力度,并吸納了眾多杰出球員,同時,聯賽的舉辦也一度充滿活力與色彩。
遺憾的是,盡管CBA擴軍的大門長時間未曾開啟JRS直播網,但NBL聯賽的投資人們也逐漸感到了投入熱情的消退。
夏季聯賽因時長較短、賽事安排有限且受關注程度較低,同時缺乏成熟的盈利途徑,導致眾多球隊紛紛離開了NBL的競技舞臺。
眾多NBL球隊普遍感到不悅,因為相較于CBA聯賽,NBL聯賽缺少一個明確的定位。
數年前,我與NBL的前運營團隊進行過溝通。那時,大家對于NBL的未來充滿了豐富的想象:比如取消外援球員的身高、名額以及上場時間的限制;強調賽事的表演性質和觀眾席的觀賽體驗;還在比賽中穿插了多場大型娛樂表演……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CBA致力于為國家培養優秀人才,NBL則致力于為大眾提供更豐富的娛樂體驗”的這種差異化發展口號,卻未能成為現實。NBL聯賽甚至面臨重重困難,難以正常進行,這確實令人感到非常遺憾。
要使NBL變得備受青睞,就必須對NBL聯賽實施全面而合理的戰略規劃,同時輔以嚴謹高效的經營管理;鑒于NBL與CBA的并行發展已淪為虛談,那么,兩個聯賽間的競技機制是否能在討論中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推進呢?